支持我們

社會觀察數:重要議題實驗室

犯罪率|指標百科特輯

文章標籤

#指標百科

犯罪率的定義

犯罪率在官方統計中的正式名稱其實是「刑案發生率」,根據警政署的定義,刑案發生率是「每十萬人口刑事案件發生件數」。也就是說,犯罪率使用「人口數」作為分母來標準化不同地區或是不同時間點的刑案發生件數。

犯罪率 =(刑案發生數 / 年中人口數)*100,000

犯罪率的統計方法

透過上面的算式可以發現,「刑案發生數」是影響犯罪率高低很重要的元素。因此首先需要知道刑案發生數的計算標準是什麼。再往下看之前,不妨先猜猜看,究竟是只要有犯罪行為就算一件刑案?還是以警察抓到嫌犯的數量計算?又或是以被法院判刑的人數計算呢?

根據警政署的定義,「刑案發生數」的計算方式是「警察機關受理民眾告訴、告發、自首或於勤務中發現之犯罪,在同一期間內(月、年)或同類案件發生之件數總和,包括本期(月、年)以前未報發生積案,於本期(月、年)內偵破件數。」換句話說,「警察有留下紀錄的犯罪」就會被算做一件刑案,不一定需要抓到嫌犯或是判刑確定,但如果沒有人報案也不會被列入紀錄。

瞭解刑案發生數的計算方式之後,下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樣的事情算是犯罪?」考考你,你認為借錢不還算是犯罪嗎?沒戴安全帽闖紅燈呢?(解答請看下方的小百科!)

每個個案的狀況可能都有所不同,但簡單來說犯罪指的是「刑法與特別刑法(其他法條中有關刑責的法規)中規範違法的行為。」換句話說,除了殺人、傷害、性侵害、竊盜等傳統犯罪,吸毒、酒駕公共危險、詐欺等也會被列入犯罪計算。

小百科|常聽到有人「去警局備案」,會算進刑案嗎?
「備案」並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實際上,需要經過「報案」的程序,也就是向警察表達想要追究犯罪者的刑責,並完成告訴筆錄後,取得「受(處)理案件證明單(舊稱報案三聯單)」,才算是完成報案,也才會被算進刑案中。

小百科|「欠錢不還」算是犯罪嗎?
欠錢不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金錢借貸糾紛,屬於《民法》範圍,通常不會構成犯罪。

小百科|「沒戴安全帽闖紅燈」算是犯罪嗎?
沒戴安全帽、闖紅燈的行為違反的是行政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因此並不會被計入刑案。

解讀犯罪率的方式

犯罪類型的組成

根據警政統計查詢網,刑案的分類可以分為普通刑法、特別刑法(如毒品、侵害著作權等),其中普通刑法中的竊盜與暴力犯罪為治安直接相關案類,另亦包含公共危險罪(如酒駕)、詐欺等。

而比較十年前和現在,大多數犯罪發生件數呈下降趨勢,尤其治安直接相關的竊盜與暴力犯罪更是明顯減少,惟詐欺案件略有漲幅。如果近一步觀察各項案件的佔比,民國100年時所有刑案中有70%以上為竊盜,然而到了110年,反而是以公共危險罪、毒品占比最大。

民國100年與110年刑案發生件數比較

100年110年成長率
暴力犯罪4,190603-595%
竊盜116,83135,259-231%
公共危險罪58,04642,069-38%
毒品45,99938,827-18%
詐欺23,61224,8495%
其他98,996102,6074%
全部347,614244,214-42%

資料來源:警政統計查詢網,自行整理

犯罪嫌疑人的組成

根據法務部統計,現在監獄中90%的受刑人都是男性!而且各項罪名幾乎都是男性罪犯較多。如果細看殺人、強盜等暴力犯罪,男女的比例更加懸殊,男性占比約96%。有趣的是,監獄中有超過一半的受刑人都是因為毒品罪入獄,第二名則是以酒駕為主的不能安全駕駛罪。

觀察男性和女性分別入獄的罪名,可以發現女性受刑人中有約7成是因為毒品被關,因為毒品入獄的男性反而只占男性的42%。也就是說男性不只被關的人數遠比女性多。

犯罪率的限制

犯罪率與在地人口脫鉤

如果要比較不同地區的犯罪率,需要特別注意犯罪率的計算方式有空間上的限制。因為犯罪率使用「發生在該地區的刑案件數」作為分子,但卻用一個地區的「戶籍人口」為分母。舉例來說,縣市邊界模糊且移動方便的台灣,嫌犯不一定是住在當地的人,且犯罪型態從過往的竊盜轉向酒駕、持有毒品等輕罪的背景下,比較不同縣市間的犯罪率實質上並不那麼精準。

犯罪的定義隨著時間改變

如果要比較不同時間點的犯罪率,需要特別注意「犯罪的定義在不同時期會隨著法律與制度的修正而有所改變」。

舉例來說,在西元 1995-2000 年前後台灣的犯罪率突然大幅成長。單看犯罪率的數據變化可能會誤以為當時的治安出了什麼嚴重的問題。然而會有這樣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當年報案制度有大幅度的改革。1995年開始實施報案三聯單、2000年開放網路查詢報案情形,讓匿報吃案的狀況大幅改善。

隨著時代演進,《刑法》也逐年修正對犯罪刑案的定義。以「酒駕」為例,在西元2013年以前,法務部以吐氣酒精濃度0.55 mg/L作為犯罪移送標準,然而2013年修法以後,犯罪移送標準加嚴至吐氣酒精濃度0.25 mg/L。換句話說,單純比較2013年前後因為酒駕被移送法辦的人數並不合理,因為在2013年後更嚴格的標準下,自然會有更多人無法通過此標準而被移送法辦。

另一個隨著時代而改變的例子則是「通姦罪」。根據大法官解釋第791號,從西元2022年以後,刑法修正不再將通姦視為犯罪。雖仍有民事責任,但因不再是刑法中之「犯罪」,故未來於案件計算時將不再計算通姦一類,然因此降低的犯罪率並不代表治安的改善,因此觀察指標時需特別注意刑法的更動。

不同國家 / 國際組織的犯罪率

如同前面的討論,政府對犯罪的定義會影響犯罪率的高低,因此以下將簡單介紹各個主要國家與國際組織對犯罪率的定義與計算方式。

以台灣熟悉的犯罪與各國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在台灣屬於犯罪的偽造文書罪,美國則不算是犯罪。又例如台灣案件眾多的交通意外致死,可能被因過失傷害、過失致死而納入犯罪率計算,但日本則排除此類案件。以下表格詳細整理各國對犯罪率的定義:

案件數計算「犯罪」涵蓋範圍
台灣警察機關受理普通刑法特別刑法
日本警察機關受理普通刑法特別刑法
英國警察機關受理有被害人犯罪(victim based crime)其他反社會犯罪(other crimes against society,又指無被害人的犯罪)詐欺及電腦濫用(computer misuse)犯罪
美國FBI 彙整暴力犯罪﹝故意殺人、強姦、強盜及加重暴行﹞財產犯罪﹝侵入竊盜、 汽車竊盜及非侵入竊盜﹞

UNODC的犯罪率定義

正因為各國對犯罪率計算與法規規範之不同,導致跨國比較時採用單一指標將較不準確,亦難以國際比較的方式缺任自己國家的治安狀態,因此國際組織UNODC 致力於產出一套國際統一的犯罪率衡量標準。

UNODC將「犯罪」定義為違反國家刑事法所訂立的規範而須受懲罰,並以人、公司或機構為承擔責任之主體。即便對了犯罪有所定義,仍然無法解決各國對刑事法規範內涵不同之問題,因此 UNODC 將刑法常見的每種法規範加以整理並分類、定義、標號,明訂包含與排除之情形。如「故意殺人」一類中,包含台灣已有的一般殺人、傷害致死等,亦涵蓋中東國家常見的「榮譽殺人」,即因婚外情或通姦等因素,使家庭蒙羞而殺害以恢復家庭名譽的殺人行為,將各國中有關殺人的樣態皆列入,此外亦明確列出排除情形:如安樂死、殺害胎兒、協助自殺等,避免各國法律定義不一而難以統計。

OECD的安全指標

OECD的安全指標以三大指標觀察:兇殺案(Homicides)、夜間獨自行走安全感(Feeling of safety when walking alone at night)、道路死亡(road deaths)。其中兇殺案、道路死亡為客觀數據,來自官方統計數據;安全感為主觀評測,以“您在您居住的城市或地區夜間獨自行走是否安全?” 之問句,對當地居民抽樣調查,混合主客觀衡量之。

Numbeo Crime Index

 Numbeo是全球最大統計網站之一,其以犯罪指數(crime index)對特定城市或國家總體犯罪水平進行估計。比起國家官方統計資料以受理件數為統計基礎,Numbeo則以受測者的主觀感受為數據資料(詢問下列問題),並透過 JAVA 調整參數,做出更適合跨國比較的指標。

  • 白天時獨處是否感到安心
  • 夜間時獨處是否感到安心
  • 是否擔心住家會被入侵
  • 是否擔心會被搶劫
  • 是否擔心車輛被偷竊
  • 是否擔心被攻擊
  • 是否擔心被性侵
  • 是否擔心種族歧視
  • 毒品問題嚴重程度
  • 貧窮問題嚴重程度
  • 財產犯罪嚴重程度
  • 暴力犯罪嚴重程度
  • 官員貪腐嚴重程度

全球法律與秩序報告 ( Global Law and Order Report)

全球法律與秩序報告為美國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 所製,目的為測量人民對國家治安和執法體系可靠度的評價。其主要以兩面向衡量:1. 所在地區警察的信心、安全感,2. 盜竊、搶劫和襲擊案件,亦是混合主客觀的衡量方式。

透過與過往資料比較可以觀察出犯罪率的成長或降低,進而推斷社會治安/公共安全的進展。而更進階一點的觀察方式可以關注犯罪人口率的變化,對於犯罪人口的分析可以從嫌疑犯的角度觀察出社會需要投注更多關懷、資源的族群,也可以從人口分佈中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發現。

特輯企劃&製作:RE:LAB

撰文及資料蒐集:吳奕璇、吳宗懋 

編輯及文字潤飾:吳宗懋、劉又瑄

專欄簡介

社會觀察數:重要議題實驗室

在台灣要做重要的決定之前,我們希望用客觀的資訊讓更多人了解台灣發生什麼數!因此,數據狂決定用有趣但認真的實驗進行社會觀察!

邀請你持續關注台灣發生什麼數,在做出決定前一起全面了解,在做出決定後也持續關注議題變化!